顯示具有 小艾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小艾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

小艾上小學,對他和對我的期許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「希望爸爸媽媽鼓勵他們的努力過程,而不是鼓勵結果。」

昨天小學家長座談會,校長、各處主任輪流分享。

我喜歡輔導主任特別提出來的這一點,小孩考試一百分,可以稱讚他考試的時候很專注,可以稱讚他唸書準備很認真。

讓他知道我們希望他加強、維持的地方是那個努力的過程,而不是那最後一百分的結果。

100 分很棒,不代表 99 分、98 分就不棒。

聽完就覺得這個主任是專業的,把行為管理的正向強化目標講的很好。

聽完就覺得很開心小艾的學校有這樣的老師、有這樣的主任。

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

145 - 小艾畢業致詞和父親節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小艾今年從幼兒園畢業,我有幸被園長媽媽邀請在畢業典禮上致詞,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致詞內容。

錄音的當天,也剛好是父親節,分享一下小艾在父親節前跟我說的話。

歡迎大家收聽本週的兒牙一張嘴囉。

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

134 - 現在不學、長大還是不會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這個禮拜,我遇到了一個少數會讓我覺得 「要不要乾脆轉出去大醫院」的病人。

有些事情,現在不做,長大不會自動學會,像怎麼好好地看牙,還有騎腳踏車這件事。

這禮拜我們就來分享我遇到的困難案例,和我家小艾學騎腳踏車的故事。

歡迎收聽本週的兒牙一張嘴,來聽聽源源的故事囉。

2023年3月9日 星期四

123 - 小艾騎腳踏車,放手的困難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上禮拜連假的最後一天,我帶小艾去學騎腳踏車,除了小艾事後的回應讓我很感動之外,我覺得這裡面最大的挑戰放手讓小孩自己去做、家長得忍受看小孩自己在那邊搞的那種著急。

我們可以怎麼做,還有像兒童牙醫中,有什麼狀況是不適合放手讓小孩自己弄的狀況?  

就是我們今天的想跟大家分享的事情。

歡迎收聽本週的兒牙一張嘴

2023年2月2日 星期四

118 - 一個人帶小艾去日本,給小艾的挑戰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這禮拜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,大概就是我一個人帶五歲的小艾去日本福岡玩,所以這一集我們就聊點輕鬆的,聊聊我這次旅情的故事,還有帶小艾遇到的一些挑戰。

可能放假太久,少一個禮拜沒錄音,講話有點卡頓,就請大家多包涵了。

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

《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》:培養不過時的解決問題能力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周日早上,我們在家吃完早餐、盥洗之後,叫小艾準備換下睡衣,準備出門去曬曬台揚走一走。

結果小艾開始嘟著嘴巴,說他不想換下睡衣。

我沒想過,我最近看的《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》這本書會在這時候派上用場。

2021年7月29日 星期四

39|面對小孩的哭泣、失敗與緊張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前陣子三級警戒,小孩都不能出去玩,有小兒科醫師擔心說,這樣小孩沒有去外面接觸不同的過敏原,可能之後更容易爆發過敏的症狀。

怎麼這些聽起來不太妙的過敏原 卻成了小孩的健康的關鍵?

就牙齒方面來說,你知道如何讓那些看牙會哭、會緊張的小朋友,之後能表現得其他小孩更好嗎?

面對成功不是什麼問題,我相信應該沒什麼家長會煩惱我家小孩看牙太乖了,都不會哭。

但如何面對小孩的哭泣、失敗與緊張,對爸爸媽媽來說就是個重要課題了。

歡迎收聽這集兒牙一張嘴一起思考可以怎麼做喔。 

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

防疫停課期間適合給小孩看的動畫與漫畫

最近更新時間:2023 年 7 月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今天疫情更嚴峻了,各級學校都停止上班上課,小孩在家不知道要做什麼?

現在有許多線上學習資源,不過那個不是我的專長。

動畫、漫畫、電玩才是我的最愛,也是我認為輕鬆之餘也能帶給小孩更多不一樣的感受,說道理不如說故事。

有時候會有人稱讚我說我文筆好,我覺得給我文字最多能量土壤的,其實就是這些家長常常覺得不入流可是內容豐富、五花八門的 ACG 作品們。

ACG 可以讓小孩的想像力可以更無界限,誠心推薦給大家這些帶給我快樂與回憶的作品們。

利益迴避聲明:本文章沒有接受任何業配,純就個人喜好問題。

本篇文章是以我主觀認為適合給哪個年齡層的作品,建議家長們自行注意分級制度,能的話就還是一起陪同,可以有更多的話題跟討論,增加感情。

文章有點長,可以點集下列文字來跳到該段落:

2021年5月3日 星期一

小艾上學了、也第一次認真看牙,我能給你的不是似錦前程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嘿,小艾,你好嗎?

今天是你第一次天去學校,離別時看得出來你有很多的不捨,不過人生總是要面臨許多別離,有捨才有得,希望你能因此得到更多不同的體驗。

2021年3月2日 星期二

靈魂急轉彎:也許不同路,但我還是很快樂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「如果今天你就會離開人世,你會不會有什麼遺憾或掛念?」

看完《靈魂急轉彎》,我老婆問道。

「嗯...我覺得我已經過得很幸福了,其實我沒有什麼遺憾。

掛念嘛...還是小艾吧?

生命中少了一個爸爸,生活應該還是會遇到一些挫折。

我老婆可以靠自己活得很好,要好好養大養好小艾,雖然辛苦一點,但應該也還是沒什麼問題。」

「我相信我老婆可以的。」

(有不少動畫電影《靈魂急轉彎》的劇情洩漏,請自行斟酌)

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

05|三歲小孩的96塊拼圖挑戰,行為管理帶小孩也有用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我自己蠻喜歡跟小孩一起玩拼圖的,覺得除了讓他練習耐心、手眼協調、邏輯、觀察都很不錯。從 2 塊的嬰兒拼圖開始,一步步進展到 4 塊、6 塊、8 塊、12 塊。

三歲時拚到 60 塊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了,最近三歲出頭拚 96 塊,我老婆說他一下子就放棄了,因為難度真的跳得有點高。

不過兒童牙醫除了手腳要俐落之外,跟小朋友的溝通、討論,行為管理也是很重要的。

這次就是靠行為管理的技巧,讓三歲小孩能拚完 96 塊拼圖,想知道怎麼做的嗎?來聽這集的 podcast 吧!

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

《星空下的等待》:永遠記得這完美的一天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我最近得到了一些信誼基金會的書,幾本書都蠻不錯的,而其中一本,我今天早上念給小艾聽的時候,就覺得這是本好書而很喜歡它。

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吃完飯之後,我再和我太太念一次,我太太念一念淚就濮簌簌的流而無法繼續,叫我接手念下去。

這本書是什麼呢?是一本有關別離的書,《星空下的等待》。

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

讓小孩開心完成任務的集點獎勵法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
「我沒有偷吃爸爸的點心喔!」小艾在被我抓到他偷吃點心之後的一個禮拜後,每天早上都會開心的跟我說這件事。

本來應該是劍拔弩張的親子對立場景,是怎麼化解成像完成每日任務的歡樂畫面呢?

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

《好好說話,擁抱高情商》:一本讓你閃過友情親情愛情危機的書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當有人問你星座時。你知道你一說出答案。別人就會套用一個你根本不喜歡的標籤給你,但直接回答你不信星座,可能又會讓氣氛降到冰點,怎麼辦?

小孩會偷偷的半夜起床開冰箱,把牛奶豆漿灑的到處都是,你已經因為這樣換了一張客廳的茶几了,罵也罵不聽,冰箱鎖也馬上被破解了。怎麼辦?

另一半看到最近豬與蝴蝶的花邊新聞,問你信不信任我、手機要不要交出來,怎麼辦?

也許你會希望有有一個人或一本書可以告訴你所有的答案,閃過這些大小不一的友情、親情、愛情危機就好了。

如果我跟你說,不用幻想不用等待,現在就有一本書可以教你怎麼做,你會心動嗎?

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

小艾日記:疏洪、圍堵、稱讚。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小艾現在約兩歲多一些,我們平時是分房睡,但他有時候會突破房門的障礙,去展開他的冒險。

最近一個假日我在睡覺前把我房間的門打開,希望如果小艾打開他的房門,我可以立刻聽到動靜而起來。

結果我醒來時發現房門是關起來的,困惑了三秒,覺得大事不妙!

(小艾為了好好盡情探險,他把我的房門關起來,才不會被阻止!)是我得出的結論。

當我來到客廳時,看到了...

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

趕在小孩兩歲前的北海道之旅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田,天空,海。
梅子,櫻桃,藍莓。
哈密瓜,薰衣草,向日葵。
螃蟹,螃蟹,螃蟹。

北海道,人生中總該去一次的北國。

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

小孩教我的行為管理:忽視的力量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前陣子我在跟小艾(我的小孩)剪指甲的時候,他突然把指甲剪的透明塑膠蓋放到嘴巴,我下意識地做出一個驚訝的表情,想著「你怎麼可以把那個放到嘴巴啦!」然後把塑膠蓋拿出他嘴巴。

結果呢?小艾樂壞了,他喜歡看到我驚訝的表情。然後開始拼命的把塑膠蓋放到他嘴巴,希望再看一次我的驚訝表情。

我知道我做錯了,然後...該是使用「忽視」的時候了。

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

小孩四個月到十一個月的心得:長牙了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本來想說每三個月來記錄一下小艾的生活,沒想到拖著拖著就拖到了十一個月...

從新手爸媽的焦慮,到了中手爸媽沒那麼焦慮,加上小艾也一直是個貼心的孩子,我們開始在照顧小艾和保持自己生活中間取得個平衡提早照豬養

這七個月,又開始有些新變化。

而跟上一篇一樣,這只是我個人的經驗分享,不代表我這樣做是對的或最好的或四海皆準的。

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

好保母很重要

作者: 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這禮拜對我來說實在是令人膽顫心驚的一刻,起因可以先看這篇 FB 文章,一個高雄家長分享他送小孩去保母家,發現小孩身上有不像是撞傷的傷痕,但保母仍然說那是撞傷,然後挖出該保母以前改過名,因為被檢舉超收和虐童上過社會新聞

我嘖完了兩聲之後,因為原發文者有附該保母照片,我瞄了一下,我才知道事情大條了,那是我小孩的保母!

這下一切都亂了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