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

你讓小孩看牙時選什麼難度模式?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這禮拜有不止一個朋友丟給我一個日本三歲小孩在看牙時,翹腳、手扶著頭,很舒服的樣子。

翹腳看牙的蠻常見的,手扶著頭的有,但會被我提醒,請他手放在肚子上或身體旁邊,手不要在頭這邊,因為小孩的手是很容易伸過來被工具刺到的,就算上一秒沒問題,下一秒的突然變化很難說,我希望一丁點的風險也不要承擔,安全與小孩開心,能全都要最好,不然的話我一定是選安全。

我身邊也有許多兒童牙醫說,這些就是我們的日常 ❤️

當然如果只有這些天使小孩們,兒童牙醫現在不會這麼冷門,也不會很多醫生不願意看小孩,只建議他們去找兒童牙醫。

因為小孩總有哭鬧的時候。


小孩看牙配不配合的因素





小孩看牙會不會哭,有很多原因,包括天生氣質、爸媽的支持度與教養、小孩對環境醫師熟不熟悉、甚至年齡發展都是重要關鍵。

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掌控,譬如年齡發展,我們無法叫小孩趕快長大,大到可以好好溝通。

有些東西我們可以去嘗試,譬如用工具介紹讓小孩熟習環境、熟悉醫師,熟悉遊戲規則。

但我覺得影響最大的,其實是治療的難易度

純檢查,可以就鏡子看一看,兩三分鐘就好。

塗氟,味道不好吃,不開心,也就五分鐘以內的事情。

然後溝隙封填、豪氏牙套、現在還有銀氨氟這些低難度的治療選擇。

雖然難度有比檢查高,但也許有機會忍一忍就過去了。

可是再繼續下去,上麻藥、抽神經、甚至拔嚴重蛀牙的乳牙,這些東西,就算兒童牙醫來弄,也會是場煎熬。

這很像是在玩遊戲,你幫小孩選的是簡單模式、普通模式、困難模式、還是地獄模式?

凡事總有極端,簡單模式也是會有人卡關,我剛剛才看了一個塗氟就緊張到吐出來的小孩;

地獄模式也有可能無傷過關,像我之前抽神經抽到睡著的小孩。

只是在地獄模式下,一般的醫師可能會卡關,無法做完治療,兒童牙醫可以過關,但也可能傷痕累累,只剩幾滴血。

這種時候,要小孩要能乖乖治療,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包括了家長的願意花多少時間、費用、配合度?

所以家長能幫小孩做的事情,要嘛就是在地獄模式下好好陪醫生去闖關、要嘛就是課金,幫小孩度過難關。

或是乾脆幫小孩選其他的難度,不要等到了地獄模式才開始遊戲,才來治療。


家長在兒童牙醫中的角色


其實就算蛀牙真的變成了地獄模式,其實只要家長能接受,願意跟醫生去討論,要延後治療計劃、要用鎮靜麻醉、甚至覺得醫生治療起來不 ok,直接請醫生暫停,我相信醫生都是可以配合的,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想的。

只是這需要家長跟醫生的互信才能做到。

每個家長希望的目標不同,有的希望以小孩穩定當第一優先,有的希望醫生低風險治療為優先、有的希望醫生以速度優先,沒有對錯問題,就是每個人價值觀不同。

當家長對醫生有著防衛之心,最後就是治療結果不理想、小孩辛苦、家長覺得委屈、醫生也無法達成家長期望,變成一個三輸的局面。

覺得治療跟想像中的場景不一樣,不用等回家,當下就可以趕快跟醫生溝通確認,才有機會達到最好的結果喔!

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