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
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
一篇幫你省下 750 的文章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我看病人起手式,通常是「OOO 牙齒還好嗎?有沒有什麼問題?」不管是面對新病人、或是定期檢查的舊病人,可以確認有沒有什麼事情困擾著他們。
今天來定期檢查的小高,已經十歲了,酷酷地說沒事,旁邊媽媽倒是說了句
:「沒什麼問題...啊,上次那顆在搖的牙齒掉了。」
「掉牙了不錯啊。」能自己掉牙通常都蠻舒服簡單的。
「可是...」媽媽噗哧了一聲。「可是有件有趣的事。」
我才發現,原來我的文章可以真正有實質上的幫助,至少我幫小高一家省了 750 元。
我才發現,原來我的文章可以真正有實質上的幫助,至少我幫小高一家省了 750 元。
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
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
時間不對、形狀不對的新門牙 -- 多生牙案例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可以請病人了。」「小宜請進喔!」
在看病人之前,我都會先研究一下病歷,確定病人的狀況有沒有要特別注意的事情。
我看了看小宜的病歷,上次檢查完,應該是三個月後才定期檢查,怎麼才過兩個月,就又跑過來了?掛號註記事項是「門牙掉」?
換牙?太早了吧,她才 4 歲 2 個月大,怎麼樣都不該換牙吧?
於是我請助理請小宜進來,看看狀況。
2022年5月8日 星期日
小香的故事(四):豪氏牙套會出問題嗎?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不過,盧醫師,不好意思,我還想請教最後一個問題....」小香的媽媽還有問題想問。
「沒關係,妳說。」
「剛剛說你有說豪氏牙套還是有可能出問題嘛,那萬一豪氏牙套真的出問題了,會怎麼樣?」
「媽媽這個問題很棒,的確我們剛剛說 5 年 92% 的成功率,他也不是 100%。
萬一真的出問題了,也有比較嚴重的跟比較輕微的。
我們先說比較嚴重的,譬如說可能哪邊有縫隙造成再蛀牙,或是蛀牙侵入到神經讓牙齒突然痛了起來 ,甚至有可能會在牙齦上發現長膿包。
這樣時候,我們會看狀況,有可能要重新在牙套上面鑽洞抽神經,有可能要直接拔牙。
而比較輕微的,可能是有些人吃比較黏的東西,造成牙套掉下來,那再黏回去就好;或是可能磨牙比較厲害,或是咬力真的很大很大的,有可能會讓牙套破洞,可以試著再補起來就好。
之前的研究說,扣除五年成功 92% 之外,比較嚴重的狀況占了 3%、比較輕微的部分占了 5%。」
媽媽聽完,「喔~」了一下。可能還在想想剛剛我說了什麼,我也停頓一下,等媽媽整理一下思緒。
目標是一次解決問題
然後我再繼續說:「豪氏牙套雖然是個執行上很簡單的方法,但要成功,其實事前的判斷很重要,要 #沒有蛀到神經的 才適合做。
目前為止,我有一些小朋友真的吃一些軟糖牛奶糖,讓牙套有掉下來,不過目前我還沒遇過真正長膿包、再蛀牙的小朋友。
我自己也很不希望看到有小孩做完還有其他問題。
我的目標就是,希望小孩只要做一次治療,之後就可以順利地撐過他換牙前的這時期就好了。」
媽媽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,跟我說下次見。
希望回去後,小香能好好的適應豪氏牙套了。
其他兒牙案例故事入口
回到第三集
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
小香的故事(三):五年研究有九成以上,那五年後...?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小香的媽媽讓做完 #豪氏牙套 的小香去遊戲室完之後,問我說:
「盧醫師,我回去有認真看你的文章,妳之前也有說明說,豪氏牙套五年的成功率有九成以上,那五年之後怎麼辦?」
小香媽媽會這樣問,是因為小香有些牙齒還要用 6 年啊!
五年後到底會怎樣是小香真的會遇到的問題。
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
小香的故事(二):如果 ___ 會比較好嗎?
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
小香的故事(一):對豪氏牙套猶豫的媽媽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小香嘴巴裡有三四顆臼齒的牙縫蛀牙,本來媽媽覺得用補得就好,可是小孩沒有補過牙,實在不知道他能不能乖乖配合。
我跟小香媽媽說,有個方法可以試試看,我們不用挖蛀牙,直接用牙套把蛀牙給包起來...(下略一百字)
媽媽聽完還是有點猶豫,需要回去跟家人討論。
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
用牙膏來自己調漱口水?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某天遇到一個非牙醫的朋友,他看到我就咚咚咚的跑過來問我:
「那個、育成,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喔,我可以用牙膏加水這樣當成漱口水使用嗎?」
????????
我聽完真的是滿頭問號。
「為什麼...不直接用漱口水呢?」
「因為我們沒有買漱口水啊。可是又覺得不能刷牙的時候用漱口水好像不錯,所以就想來試試看。」
第一次聽到這種要求,好吧,認真一點來回答。
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
豪氏牙套顏色不好看 ,怎麼辦?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昨天有個小病人堪稱蛀牙全壘打,八顆臼齒全都蛀牙,全都是蛀在牙縫,幸運的是,都還沒有蛀到神經。
他們之前去別的地方補過牙,可能是小孩很緊張,可能是不好補,或是其他問題,才補一個月就掉了。
由於小孩才四歲,這些還要用 6 ~ 8 年的牙齒,又蛀在最難補的牙縫位置,我建議他們用豪氏牙套全部包起來。
爸爸聽完之後跟我說,他覺得上面套牙套沒有什麼問題。
「可是...下面也要套嗎?下排牙齒比較容易被看到,不鏽鋼牙套的顏色說實在的...有點醜,我怕他裝了會被同學嘲笑,造成霸凌的問題。」
這是豪氏牙套最大的障礙,怎麼解決呢?
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
一夜突然出現的牙齦腫塊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媽媽,你們什麼時候發現這個腫塊的?」
「三天前,可是明明前一天晚上刷牙的時候還沒有發現的...」
「有撞到嗎?」
「沒有耶」
我看著轉診單,上面寫著「煩請高診上門牙的牙齦腫塊」
我想,我遇到十年一見的 case 了。
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
連 X 光都照不出來的小安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-- 列夫·托爾斯泰
「盧醫師我當天聽完你的話,覺得就麻醉治療就好了。
可是回到家跟長輩說,長輩就立刻劈哩啪啦地說怎麼可以這麼小就在幫小孩麻醉。我們以前蛀牙也都這樣長大。」
小安媽媽跟家人溝通沒有成果,希望今天試著在小安清醒的狀況下治療牙齒。
結果他連 X 光都無法照好。
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
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
聖誕老公公到底送了什麼禮物?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聖誕節過了,大家送出了什麼禮物?
我看到好多朋友都在分享他們精挑細選的禮物。
兒童牙醫其實也是每天都在送禮物,表面上我們送的可能是一個小貼紙,一個小扭蛋,但實際上,我們送的是更稀有的東西...
一個改變。
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
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
父親節後,仍然煩惱的爸爸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小花這樣要抽神經、打麻藥這麼多次,沒問題嗎?」
父親節慶祝過後,還是有爸爸過得很苦惱。
小花第一次來時候已經 6 歲了,對兒童牙醫來說,已經是非常大的年紀,算是好溝通的病人了。
但對小花、尤其是小花的爸爸來說,她仍然是個需要好好保護的小女孩。
儘管已經約好時間,爸爸還是打來問說,小花這樣抽神經要打這麼多次麻藥可以嗎?
路其實不止一條。
昨天也有一個媽媽問說,小孩這麼小就要看牙好辛苦。
我說,是啊,對小孩最輕鬆的路,就是從頭到尾不要有蛀牙。
如果萬一蛀牙了,要治療牙齒基本上就是辛苦的了。
重點是,找到一條現在還可以走的,最好的路。
詳細內容請看下面圖片,也可以在 facebook 上觀看原始連結。
2021年7月20日 星期二
走了一個百香果、又來了一個黑木耳 ,那些卡住的食物們。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盧醫師,小明他最近牙齒上面又會出現黑黑的東西,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之前一樣,你幫我檢查看看是不是蛀牙...你知道的,最近百香果的季節又到了,哈哈哈😂😂」
媽媽的苦笑是有原因的,媽媽一年前帶小明的來的時候,十分緊張,以為小明不到三歲就開始有蛀牙了,嚇到他趕快來掛號。
結果...只是一個百香果的籽卡在乳牙臼齒的最深處。
卡住的籽,摳掉就好,問題是能卡住百香果的籽,代表後面臼齒有些比較深的溝紋,會讓牙齒容易蛀牙,當時就有叮嚀媽媽說咬東西那一面清潔要更注意。。
這次回來檢查,檢查臼齒的時候又有一些百香果籽卡住,又被我摳掉了。
但有一些,看起來,已經不是籽了,真的是蛀牙了。
2021年3月29日 星期一
吃乳牙蛀牙全餐的哭哭小美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小美是個四歲的孩子,媽媽以為吃糖沒關係,只要好好刷牙就沒關係,但是...
「小美媽媽可以來看一下這邊,你有看到這邊牙齒顏色怪怪的嗎?」盧醫師用鏡子照相了小美上門牙的內側,兩顆門牙的中間有條黑黑的縫。
「這是蛀牙喔!」
「蛤!?我都有好好刷牙,一天還刷到三次耶!」小美媽媽驚嚇地大叫。
「媽媽,你有幫她用牙線嗎?」盧醫師反問媽媽。
「沒有啊,小孩還要用牙線!?」媽媽再次受到驚嚇。
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
一張貼紙帶你飛天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就靠著一張貼紙,讓扭扭捏捏的小珊從連椅子都不願意躺,連正眼都不願意看盧醫師,到願意照 X 光,而且還是最難的下面臼齒 X 光。
獎勵的力量永遠比處罰來得大。
小珊媽媽說,之前的醫生建議等她一兩年後再治療吧,可是蛀牙一天天變大,媽媽看著這些蛀牙,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。
蛀牙會多快?有些人的蛀牙從小到大才三個月後就進入神經,宣告剩下的只有抽神經跟拔牙的選擇。
幸運的是,小珊還有得選擇,蛀牙還沒蛀到神經。
小珊媽媽今天看到小珊竟然能照 X 光,嚇到已經嘴巴有點合不攏了,但還是覺得小孩如果要補蛀牙要幾十分鐘,她做得到嗎?
「假如有一個作法,可以不抽神經、不用挖蛀牙、讓小孩不會那麼緊張,小珊媽媽會考慮嗎?」
媽媽一邊打開手機,一邊 google 豪氏牙套到底是什麼。
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
看牙到睡著的小睿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「你很喜歡貼紙對不對,今天我們要來幫牙齒貼貼紙喔!貼完...我們今天拿大貼紙,好嗎?」我對小睿說明今天要做的事情。
他後面的乳臼齒黑黑的,快要蛀牙的樣子,在跟媽媽討論之後,我們決定幫小睿的後面牙齒做溝隙封填,預防蛀牙繼續擴散下去。
小睿再一個月就滿五歲了,對平時診間充滿新生兒的我來說,已經算是小哥哥了,但他畢竟只做過塗氟的動作而已,我跟媽媽都不確定小睿可以接受治療到什麼程度,尤其我們最後決定要幫溝隙封填的牙齒有六顆之多。
一次六顆承受得住嗎?這個問題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會有不同的答案,還是要多方觀察小孩的狀況再去調整。
「不然我先幫你保留作六顆牙齒的時間,如果順利的話我們就一次做完;如果他太緊張的話我們就分兩次。」媽媽也覺得這樣不錯,欣然接受我的建議。
沒想到狀況出乎我們意料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