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

好病人與壞病人長的都一樣

作者:盧育成 兒童牙醫




最近流感疫苗開打了,大家最近去打了嗎?

我因為醫師的身分,所以上周有去打公費疫苗了。

我對廠牌沒有太在意,但可能在意的人有許多,所以診所醫師也好、護理師也好,跟我確認我打的疫苗是某某牌,跟我確定 ok 嗎?這樣前前後後確認了至少四次以上。

朋友跟我說,他也遇過類似的情形,覺得這樣反覆確認實在是有點惱人。

我說這就是防衛性醫療啊。


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




當醫生看過聽過、或甚至親身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引起的糾紛,以及後續帶來的困擾,那他追求的就不會是病人的最大福祉。

而是自己怎麼樣不要惹上麻煩。

這樣反覆確認是不是很煩?很煩。

「但我不是這種病人啊。」可能大家會這樣想,為什麼別人做錯事,但要我們其他好病人承擔後果。

對,沒錯,我相信正在看文章的你,應該都是好病人,但醫生看不出來。

好病人壞病人看起來長得一模一樣。

一來就大小聲的那種極端壞病人,如果有選擇,醫生可能連掛號都不會幫他掛號。

會讓醫生遇上麻煩的,常常都是那種一開始看起來很好很善良的病人。

然後在某一天突然爆炸,炸傷了醫生、炸傷了自己。

然後讓醫生之後心有餘悸,遇到每個看起來一樣的病人,每天小心翼翼地去避免再次炸傷自己。

就變成凡事必須反覆確認的防衛性醫療。

「 先求不傷 ( 醫生的 ) 身體,再求 ( 對病人的 ) 療效。」


醫病角色互換


說了這麼多,一般家長該怎麼辦呢?

我覺得能做的事情其實蠻少的,這是社會集體的結果,而且我相信會讓醫生害怕受傷的病人或家長是少數,但就是這些少數會去大幅度的改變醫生的行為態度。

不過每個人都想自己沒辦法做什麼,我相信就真的無法改變什麼。

所以真的要說病人或家長可以做的、不要讓這狀況變糟的,可能就三條路:

  1. 從自己做起,感化醫生,讓醫生相信你跟他們不一樣。

  2. 接受這狀況,忍耐防衛性醫療的不便。

  3. 想辦法幫忙減少這些奇特的病人,避免引發更嚴重的防衛性醫療。

說起來有點像是兒童牙醫面對在別的地方受到驚嚇的小病人一樣,兒牙醫師需要花費公費讓病人相信,我們跟以前的醫師不一樣,才能打開病人的心防,好好的幫他治療牙齒。

而現在角色互換,病人跟家長可能在心靈這塊,需要幫忙安撫受驚嚇的醫生們。

希望台灣的醫療環境能越來越好,否則受影響最大的,還是病人本身。


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