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

《歐洲的心臟》: 看看德國想想臺灣

作者: 盧育成




看到了蔡依橙校長的推薦,就真的下訂來看了,越看越覺得,裡面說的真的是德國嗎?真的不是說臺灣嗎?而且是臺灣駐德的記者寫的書,雖然寫的書是德國,但感覺意有所指,其實是要說給臺灣人聽的。真的很推薦這本書!

書中分四大章:戰後德國怎麼從谷底崛起、德國怎樣逐步擁抱綠能、獨裁過後怎麼面對、兩德統一後的新國家。



德國精神



第一章先說了德國實事求是的精神,定期檢修的煉油廠,雖然每次停工維修都是個損失,但卻也能趁機增減設備、汰舊換新,反而維持住競爭力。
為了確保我們的員工與外包廠商合作無間,是前我們規劃了整整三年,才能確保大修在六周內完成。
為了五年一次的大修,三年就開始準備規劃了,這樣的精神,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。而臺灣呢?


樸實而堅強的梅克爾


再提到梅克爾 (Merkel),從 2005 年開始到現在連任三次的德國總理(德國沒有像臺灣和美國一樣最多連任兩次的規定?),在今年八月開始的德國選舉季還要角逐第四次連任。

東德科學家出身的她,具備科學分析的頭腦,還有關鍵時刻、指責出不公不義的勇氣!舉發了一路提拔她政治生涯的柯爾(Kohl)的獻金問題,而一舉躍上大位。

但在面對全歐洲都令人覺得棘手的難民問題,卻又顯示出無比的溫柔與包容。
當對方有難,我們還得為自己友善的臉孔而道歉的話,這不是我的國家。

難民能成為德國人嗎?


難民問題可以說是全歐洲的燙手山芋,不接納不人道,但接納了又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,這部分,的確是梅克爾的大考驗,能走到多遠就要看梅克爾帶領下的德國了。

而德國人甚至把援助這些難民的行為寫入了法條中,打算長遠地、系統性的接納難民,而不只是一時的行為。

裡面讓我感同身受的,則是書中提出的一個問題「德國人是誰?」德國是個移民大國,單論種族血源,有五分之一的德國人有外國血統,你很難分得清誰才算是德國人。

那要怎麼定義德國人?德國一個政治學者穆克勒認為,問題不是誰是不是德國人,而是滿足什麼條件的人才能成為社為德國的一份子。去相信「諸如能自己選擇伴侶和人生」、「願意參加公共事務」、「認可憲法對人性尊嚴的保障」、「能靠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」、「認可信仰是個人的事」

這樣這些核心價值還在,德國人不論是什麼人組成,德國都還是德國。

而臺灣呢?臺灣人種說多不多,說少不少。講到誰才是臺灣人,每個人似乎都有意見,原住民、外省籍、閩南籍、客家籍,東南亞籍的勞工以及家眷,和少數而廣泛的其他外國籍,以及現在根本不知道自己祖籍在哪、混血混到所有族群的血都有一點點,落地生根第三四五代的那一群朋友。

哪些才是臺灣人?要成為臺灣人是要拿族譜出來對才能認可的嗎?如果不是,是要認可哪些價值,才能適合說「我是臺灣人」呢?


困難的綠電


第二章告別核煤的部分,最打動我的是本文推薦序的一段話:面對能源轉型,歐洲人:因為很困難,所以我們要更努力突破。台灣人:因為很困難,所以我們還是不做了吧。

而德國本來也還算是擁核的一方,但在福島核災之後,下定決心能源轉型,「連日本這樣高科技的國家都無法完全整渥荷電的風險」,是逆轉局勢的一個震撼彈。如果是臺灣出現核災會不會被人說不意外?

德國靠著綠電和顛覆傳統思想的電網配置,從核能、火力為主,變成核能跟火力為輔、太陽能跟風力為主,一步步邁向非核家園,雖然現在減碳的進度落後,但德國真的是一步一腳印的,往終結核電的方向邁進,傾全國之力在朝能量轉型邁進。

每次說到能源問題,就會說到成本代價的問題。到底我們要評估代價到什麼地步?有人說核能是最乾淨的能源,只是產生核廢料而以,但沒有碳排放。有些人說太陽能板其實很毒很不環保,太陽能真的環保嗎?

書中有提到一點,風力發電廠,要廢棄時,只要炸藥一炸,該地可以立刻成為牧場農場。但核電廠、火力廠可能就沒有這麼方便了。我們的 "成本" 該計較到哪一步呢?

核電廠把成本放到未來(核廢料),火力把成本放到碳排放,太陽能把成本放在最開始(太陽能板)。剩下的,就是價值觀的問題了。


獨裁之後的轉型正義


第三章是越看越讓我撲朔迷離的一章。

有些東德人懷念獨裁,只記得過去的光明面,以為當時的社會比較安定,我們真的得做些什麼。

這一段文字沒有寫到東德兩個字的話,我以為說的是臺灣。聽到不少上一輩的在那邊緬懷說,以前小蔣老蔣時代社會好像比較安定,生活好像比較簡單。而書中是這麼說的,「也許以前獨裁時仍然有陽光,但陽光不會灑落在每個人的頭上」。

這一章主要是在講柏林圍牆倒塌的經過,東德垮台時,情報組織要趕快把竊聽、操控人民生活的資料證據給湮滅掉,結果來不及完全湮滅就被民眾阻止了。

國家也通過法律,還給人民真相,讓人民知道當初是誰出賣他的。
只有開放檔案,讓真相大白,社會才不會被過去的仇恨所困。弄清楚過去,往往就能解決現在的衝突。
對比於臺灣哪段歷史相信不用我特別說了。很可惜的是,臺灣現在還是只有受害者,而不知道加害者到底是誰。 「有人說不要撕裂傷口,可是有的時候,傷口就是要打開才能復原。」

另外一個是德國也有黨產的問題,東德倒台前,東德共黨開始不斷地脫手黨產我怎麼覺得這一幕好眼熟,但還是不斷地被清查出黨產,統一後五年東德共黨才宣告放棄共黨的所有財產,和其他政黨重新站回公平的競爭起點。而現在轉型成左翼黨,主打一些社會住宅的政見,還保有一些民眾支持度。

凍結和調查黨產「不是對東德共黨的報復,而是基於民主規範下的公平與平等」。 換句話說,從外部建立機制清查黨產,目的不是剝奪共黨的參政權,而是在威權轉型為民主的過程中「建立政黨公平競爭的環境」,警惕政黨未來不得把國家資產當成私產,這也正是獨立清朝委員會成立的初衷。

臺灣的國民黨黨產還在被追查中,期望台灣能早日完成這個任務,讓政黨不要再讓一黨有著獨大的資金,公平地競爭。


《我的奮鬥》擋不住就正面迎擊


《我的奮鬥》這本希特勒自傳。戰後因為太敏感了,政府以保護希特勒著作權之名,禁止出版七十年。直到著作權消滅時,學者改以正面迎擊的態度,乾脆出個官方的註釋版本。

這本註釋比本文多,直指希特勒語病跟邏輯謬論、政治手法的註釋書,目標讓希特勒的影響降到最少。讓本來放話說要大量重新出版的激進份子全部銷聲匿跡,這種正面迎擊的態度相當成功而讓人激賞。

眼睛閉上不會真的能讓東西不見,把一個東西變得像哈利波特的佛地魔一樣不能直呼姓名也相當可笑。相信這點也很值得臺灣參考,也許我們會有不堪回首的黑歷史,但正視它,才能從中反省而成長。讓過去留在過去,只會讓過去的錯沒有任何意義。


兩德統一的新德國


最後一章,有點像是總結,也有點雜,我不太知道該怎麼簡述這章。但德國從戰後崩潰(尤其是二戰後),但到現在是歐洲、甚至是世界的領頭羊,這事不簡單,很多人嘖嘖稱奇跟研究,可以參考羅胖的這一集影片:德國為什麼崛起?

而德國也不只是著眼於自己,也著眼於世界。一個從外國得來的藝術品,它不是只著眼於這個是清朝的青花瓷,這個是馬雅文明的雕刻品,而是訴說著它為什麼會來德國?被搶來的嗎?被買來的嗎?誰買來的?當初是幹嘛用的?讓世界不只是以地區而劃分,讓德國與世界連接在一起。

德國經歷過戰敗從谷底後崛起,經歷過獨裁後的和平,經歷過轉型正義,還在做能量轉型。臺灣雖然沒戰敗但也是從谷底中慢慢爬起,也經歷過恐怖統治,還在做轉型正義,也正面臨著能量轉型的問題。德國從各方面來說,都是一個臺灣很好借鏡的國家。

德國有難民問題,我們也有種族問題。

看看德國,想想臺灣。德國改變了自己,臺灣想走向哪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