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
《人才,自造者》現代學習之路

作者: 盧育成




前陣子臉書上很多朋友在看本書並且大力推薦,最近開始比較喜歡買書而不是租書的我,也就買了一本回家讀讀。

先說結論吧,看完之後,我覺得這本書沒有很深刻的去打動我。

可能是因為我不在那個茫然無助、不知要為何而戰的那個求學階段,也或者書中定義的「人才」都不在我的成功楷模之中,讓我沒有什麼動機去跟著追求。

推薦給學生、教育者、新鮮人


看完這本書,我會推薦給:
1. 還在學的學生(高中生以上),對未來不知該怎麼走,在學校猶豫過「是不是只要唸書就好」,「玩社團是不是代表著沒出息?」這類問題的人。求學曲線還在快速上升的族群,應該是讀完本書能有最大收益的族群。

2. 教育者,尤其是有話事權的教育者。教學的困境作者寫了很多,當然不是只靠教育方就能解決的,只是正視問題所在是改善問題的第一步,怎麼和受教者一起改善這環境,這本書我覺得能有不錯的啟發。

3. 初出茅廬,社會經驗還在大幅上升的新鮮人,書中也舉了不少的例子,讓新鮮人去尋找怎樣最大化自己,也許是投資自己,也許是讓自己在初入職場時怎麼更上一步。


臺灣現代教育的困境


書中比較了一些臺灣和外國的教育體系不同,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提到英國的部分,臺灣現在的困境是,學生從小學到高中一路都有人跟你說「你現在要好好讀書,不要玩社團不要玩其他東西,長大就能找到好的男女朋友、好的工作。」

然後高中過完考試的最後一關之後,你就突然要他選科系,選「興趣」,他可能只會跟你說他的興趣是唸書跟考試...

而英國從國中開始,可能就有一些我們聽起來很專門的科目:銀行學、會計學、電子學...他們可以從國中就去選修這些課,也許不見得真的有興趣,但至少你去試過了,你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,你也才知道這是不是你真的將來想走的路。

相比於臺灣,時間都拿去準備考試了,你知道你對化工比較有興趣、還是對物理有興趣嗎?你知道你對會計比較有興趣還是對經濟比較有興趣?感覺好不容易拿到一個不錯的入場券,結果進去像是在玩射飛鏢,射中好標的當然萬幸,射中不理想的標的,可能就重來明年見,這樣好嗎?

也許我們還會慶幸著說,至少我們考試很強,但看到書中舉例,一樣是英國的例子,英國國中考著開放式的問答題,我們的高中考著填鴨式的簡答題...看完書中雙方對比能不汗顏的,我相信應該很少很少。


找出自己 5% 的長才


每個國家當然都有自己的問題,不是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,外國教育也是有他們的批判聲音,只是別人有他們的問題不代表我們的就沒問題,我們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問題。

翻轉教育的聲音,最近在臺灣越來越響,也有很多老師跟教育者在努力,而受教育者也要找出自己的「5% 的長才」在哪裡,你的不可取代性在哪裡?你身上一定會有別人比不過的長才,只是在你要找到它、認識它。

以我自己為例,牙醫系是很吃手藝的一門工作,而我自己的手藝嚴格來說,不算很好,最早的時候我們會先從雕刻石膏來掌握牙齒的型態,我一開始雕出來的牙齒型態很醜,雕個門牙被同學笑說那不是牙齒,是熊掌吧?造成我心理很大的挫折。

就算練習之後,甚至後來的實習階段,進展有限,發現自己手藝真的不是最頂尖那族群,有點心灰意冷,難道該要轉職去賣雞排了嗎?

但是我發現,有個地方,手巧不巧相對來說沒那麼吃重,最重要的是怎麼和病人溝通,那個地方就是兒童牙科。

別人討厭小朋友哭鬧,但我聽力不太好 對小孩應變力很好,我發現我在兒童牙科是有優勢的,這就是我的長才,而目前我在兒童牙科過得很開心,手藝也隨著經驗變多而有所提升,這些狀況如果是當初被笑而沮喪的我想不到的。

別人不想要的,你卻可以做得很開心、而且很厲害,那你就有你的容身之處,不用怕消失於洪流之中。


個案還是通案


書中讓我覺得比較無法被說服的是,書中引用了許多不同的案例跟人物,來勾勒出「人才」的樣貌。但這些就是「人才」該有的樣子嗎?有些我不是很認同...

而我們常常看到了成功者出案例,如比爾蓋茲、如賈伯斯,但這些會不會是「一將功成萬骨枯」,成功的人有,但失敗的人多更多?

醫學上的證據等級由弱至強大概是專家說法、個案報告、世代研究、系統性回顧、隨機分派對照實驗。書中的個案數不少,大概有十幾個,但也還是在個案報告的範疇以內,這十幾個人走的路,就算是值得效法的嗎?我看完書還是有點疑慮。


過去不代表未來


就像投資常聽到的話,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,拿來說教育我覺得也是同樣的道理,過去時代理想的路不代表現在也是理想的。只要標準答案、照模板回答的填鴨式教育有其歷史的因素而在台灣盛行著,但這不代表我們就應該繼續擁抱它。

沒有人經歷過這資訊爆炸的時代,沒人知道怎樣走最好,每個人都是探險者,這本書可以當作一盞路燈,你可以拿著它照看看,也可以看看別人怎麼走。只是最終要怎麼做,那終究是你自己的人生課題,你的選擇。


延伸閱讀


《恆毅力》:重要的不是天才
《階級世代》:這社會真的不公平
《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》:幫台灣人出一口鳥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