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週日是兒牙學會的進修日,主題是小孩早期矯正,雖然我沒在做矯正、雖然我星期六已經累了一天,但還是趕了早上清晨的高鐵去台北聽課。
必須要說黃瓊嬅醫師的講課真的非常精彩,讓我覺得來這個上午非常值得,聽完都讓我很想嘗試看看了🤣🤣
小孩不吃是因為肉很「難吃」,還是「很難」吃?
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觀念是,黃醫師遇到一個牙齒看起來排得不錯,但是小孩卻把肉咬一咬就吐出來?
小孩是覺得肉很「難吃」,還是「很難」吃?
也許問題就在看起來很正常的咬合裡。
還有為什麼牙齒跟牙齒中間的牙縫,明明是一起塞食物,但有時候一邊蛀牙比較深、一邊蛀牙比較淺,而且可能差很多?
除了清潔是一個可能之外,會不會也是咬合力的問題?
雖然科學不斷在進步,也許再過一陣子,這些理論被發現有它的漏洞又需要做出修正。只是我們也不會說「認真讀書不一定會考一百分,所以我乾脆不要讀書了。」
能說出過往錯在哪,就是我們變得更厲害的證明。
不斷地找新的理論、驗證、更改,就是科學能不斷進步的原因。
我更新了許多知識,覺得收穫滿滿,迫不急待要幫小孩看牙啦!



